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驱散阴霾,携手共筑无麻风未来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该节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球对麻风病(又称汉森病)的认知,促进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社会包容。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该节日的设立旨在提高全球对麻风病(又称汉森病)的认知,促进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和社会包容。
1月23日,江津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联合江津区支坪中心卫生院在支坪镇津坪社区,开展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旨在坚持党的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综合防控机制,全面实施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持续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素养
在2025年1月26日第72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之际,西安市第五医院(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积极响应,于当日上午在门诊大厅开展了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为持续巩固麻风防治成果,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推动实现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区疾控中心在八一广场组织开展“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主题宣传活动。
麻风病是由一种名为麻风分枝杆菌的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关于麻风病防治知识,你了解多少?
麻风病(leprosy)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传染源为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特别是多菌型患者。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及长期密切接触传播。95%的人对麻风分枝杆菌有自然免疫力,即使感染了麻风分枝杆菌也不发病,少数免疫缺陷者才会发病。麻风分
今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1月23日,郁南县卫健局携手县慢病站、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及都城镇卫生院联合开展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主题的宣传咨询活动。
1月26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近日,天元区疾控中心在马家河街道新马社区集市开展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1月26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近日,天元区疾控中心在马家河街道新马社区集市开展以“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麻风病,也被称为汉森氏病,是一种古老的慢性传染病,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这种细菌主要侵犯人体的皮肤、周围神经、上呼吸道黏膜和眼睛。
麻风病的由来可谓非常久远,其与结核病、梅毒一起,被称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种最古老的疾病。在人类历史上,麻风病可追溯的历史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埃及古老的纸莎草医学文献《埃伯斯伯比书》中,就出现了麻风病的最早记录。
1月21日上午,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开展麻风休养员慰问活动。中心分管副主任舒仁平和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向麻风休养员送去卫健部门的温暖和关怀,同时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新春祝福。
答: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其通过皮肤密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未经治疗的多菌型麻风病患者。95%以上的人对麻风杆菌有正常抵抗力,即使感染了麻风杆菌,发病率也很低。
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被定为“世界防治麻风病日”,这一纪念日旨在提高公众对麻风病的关注,促进疾病防治工作,并为患者争取应有的尊重与关爱。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显著进展,麻风病作为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在全球部分地区仍然存在挑战。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旨在全面实施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持续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素养,全力实现我国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共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025年1月26日是第72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8届“中国麻风节”,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为“全面消除麻风危害,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旨在全面实施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持续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和素养,全力实现我国全面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共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