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帥:幕府學人莫友芝的藏品評鑒
莫友芝的好友汪士鐸[1]在爲《郘亭遺詩》作跋時説:『先生詩如秋霄警鶴,漢苑鳴蜩,風露淒清,知爲不食人間煙火者。又如五丁開山,斧險鑿崖,絶無一寸平土,真可藥袁、蔣之性靈,起鍾、譚之廢疾。至其正書草隸,皆本此意,樸茂古質,令人哂羲之俗書趁姿媚也。』[2]莫友芝的詩
莫友芝的好友汪士鐸[1]在爲《郘亭遺詩》作跋時説:『先生詩如秋霄警鶴,漢苑鳴蜩,風露淒清,知爲不食人間煙火者。又如五丁開山,斧險鑿崖,絶無一寸平土,真可藥袁、蔣之性靈,起鍾、譚之廢疾。至其正書草隸,皆本此意,樸茂古質,令人哂羲之俗書趁姿媚也。』[2]莫友芝的詩
清代从道光迄光绪年间,在黔北的一个小山村,相继涌现出一批诗人、学者、官吏,他们成就斐然,影响深远。郑、莫、黎三家及亲友有9人入选《清史稿》,几占贵州三分之一。20世纪40年代,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张其昀先生在编撰《遵义新志》时,将遵义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称为“沙
近日,第二届全国老年大学线上公开课堂活动圆满结束,黔南州都匀市老年大学获评“贡献学校”,成为贵州省老年教育系统唯一获此奖项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