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想史?这16本书中或许有答案
“思想史在当下还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在历史研究发生种种转向(全球转向、跨国转向,以及比较转向、空间转向、视觉转向、国际转向)的今天,思想史家依然站在前沿。
“思想史在当下还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在历史研究发生种种转向(全球转向、跨国转向,以及比较转向、空间转向、视觉转向、国际转向)的今天,思想史家依然站在前沿。
在新媒体的短短几十年历程之中,它就以自己庞大、恶劣与暴戾,摧毁了人类传播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原则,无限制地放大傲慢、偏见与恶意,使真相变得极其稀薄,思维走向极端化,控制无孔不入,而迅速消解了人类思想的厚度与深度。
波兰历史学家瓦利茨基的《俄国思想史》,早已享誉国际社会。这不是一部哲学史,而是一部内容庞杂的思想史,囊括了俄国知识分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见解,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史。俄国的各种思潮与国运消长息息相关。译者刘文飞教授在序言里写道:“十九世纪是俄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
在进入2025年以来的国际舆情中,面临时代惊天裂变的氛围日渐浓重,在战争与和平、地缘政治、全球贸易、种族问题、舆论管控等关键议题的急速观察与焦虑应对中,关于核心观念、价值原则乃至人类命运等更高层面的思考与呼吁不断警醒世人。回顾这段时间所阅读的部分文章,有点惊异
在新书《这些奇怪的新思维:人工智能如何学会说话以及这意味着什么》(暂译,These Strange New Minds: How AI Learned to Talk and What It Means)中,神经科学家和人工智能研究员克里斯托弗·萨默菲尔德(C
《易传》指出,古代作《易》者观象察变乃是出于对生存、命运和家国存续的忧患感。“《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系辞下》)这个说法中,既有对上
南开大学教授罗宗强先生,广东揭阳人,1931年11月生。1956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64年研究生毕业,分配到江西赣南师范学院任教。1975年调回南开大学,先在学报工作,后转到中文系任教,担任过中文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罗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