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三北” 看攻坚④ | 从“盐碱白”到“碧波蓝”,消失的湖水回来了
但在2020年以前,因受到气候改变、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察汗淖尔湿地水面逐渐缩小,几乎消失。严重的荒漠化导致地下水越来越少,老百姓饮水、用水成了难题。每年4月到6月更是容易出现扬沙甚至沙尘暴天气。
但在2020年以前,因受到气候改变、人类活动等多重影响,察汗淖尔湿地水面逐渐缩小,几乎消失。严重的荒漠化导致地下水越来越少,老百姓饮水、用水成了难题。每年4月到6月更是容易出现扬沙甚至沙尘暴天气。
青海省德令哈市尕海镇地处柴达木盆地,这里常年降雨量小,蒸发量大,特殊地质条件造就了大片戈壁滩和盐碱地,是人们眼中“寸草不生”的“荒凉小城”。这几年,一家企业不仅在这片盐碱地上种植出了大片优质牧草,还带动周边农户更新技术种草增收,为一到冬季就“草焦虑”的当地牧民
近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爱农晋祠现代农业园的温室大棚里,一颗颗瓜型饱满、色如白玉的冰淇淋甜瓜掩映在绿叶与瓜藤中,散发出阵阵甜香。工作人员穿梭其间,加紧采摘着甜瓜,确保以最快的速度将其送达客户手中。
今天的《走进滨州的海系列报道》播出第三期,《向海图强十五年:从盐碱荒滩到千亿产业高地的“链式聚变”》。“因港而生”的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用15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从“向海图强”的拓荒创业到“链式聚变”的招商奇迹,一代又一代的北
站在广袤的田野上,风吹过一片片金黄的麦浪,你是否想过,这些养活14亿人的粮食,究竟从何而来?当全球粮食危机暗流涌动,中国却始终稳如泰山,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尚未被完全唤醒的“沉睡之地”中。今天,我们聚焦一个惊人的数字——**2亿亩**,这是中国某个省份深藏的后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