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编写战史,部分人提出否定毛泽东思想,郭化若的反驳铿锵有力
“同志们,我不能同意!”1980年10月的一个午后,北京西郊军科院的小会议室内,67岁的郭化若一手扶拐,一手击桌,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空气瞬间紧绷,坐在他对面的几位年轻研究员尴尬地低头翻资料,谁也不敢接话。
“同志们,我不能同意!”1980年10月的一个午后,北京西郊军科院的小会议室内,67岁的郭化若一手扶拐,一手击桌,声音沙哑却掷地有声。空气瞬间紧绷,坐在他对面的几位年轻研究员尴尬地低头翻资料,谁也不敢接话。
军事学上,凡是采取战略防御的一方,多是处于内线位置。内线作战的原则,一般都是采劝各个击破”的方针。也都主张慎重初战。毛主席批判地吸收了旧军事学原则的有用部分,加以改造,并把它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后来他在总结“反攻开始问题”的经验时指出:初战“必须打胜;必须
直到某天清晨,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军人推门而入,他手中的《孙子兵法之初步研究》在晨光中泛着微黄——杜聿明突然站起身,手中的搪瓷缸“咣当”坠地,哀叹道:“唉,共军有如此高才,国军输得不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