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垄头苗起舞 ——青海首试青贮玉米育苗移栽
五月的青海高原,风仍裹挟着料峭寒意。5月30日清晨,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的青海省种业科技创新园玉米大田里,拖拉机牵引着移栽机缓缓划过地膜覆盖的垄面,三名放苗手熟练地将三叶一心的玉米幼苗送入旋转盘,随着“咔嚓”声响,一株株墨绿幼苗整齐栽入垄间,在阳光下舒展
五月的青海高原,风仍裹挟着料峭寒意。5月30日清晨,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高店镇的青海省种业科技创新园玉米大田里,拖拉机牵引着移栽机缓缓划过地膜覆盖的垄面,三名放苗手熟练地将三叶一心的玉米幼苗送入旋转盘,随着“咔嚓”声响,一株株墨绿幼苗整齐栽入垄间,在阳光下舒展
目前,正值我市夏玉米备播关键时期。为切实做好夏玉米生产工作,市农业农村局于近日发布夏玉米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围绕播前准备、水肥管理、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等重点环节提出技术措施,助力夏玉米实现绿色、高质、高效生产。
在中国南方的田间地头,曾有一种植物被农民们尊称为"草中皇帝",它的茎秆能长到四米多高,叶片宽大如玉米,亩产可达20吨以上。这就是皇竹草,一种原产非洲的禾本科植物,上世纪四十年代引入我国后,因其惊人的生长速度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迅速成为南方地区畜牧养殖的重要饲料来
粮改饲政策通过补贴养殖企业撬动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是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的一项新型补贴模式。目前鲜有学者针对粮改饲政策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只有少数学者研究了相似补贴政策的影响。
单作苜蓿田采用20-40cm宽窄行种植,于当年第2茬苜蓿草后,在宽行中间套作青贮玉米,青贮玉米密度在6万株·hm-2以内。9月底将套作的青贮玉米与苜蓿一起收获。之后苜蓿田苜蓿正常越冬,第2年苜蓿前两茬草正常收获后,再种植青贮玉米。#玉米#
5月29日,在宁夏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权属平吉堡农场里,工人用北斗导航播种机在千亩条田划出笔直轨迹,轻点手机后,远处滴灌系统便精准开启。5.3万亩青贮玉米单产提升的“快车道”,正由“土地整治筑基、农业技术赋能、循环农业提质、智慧创新增效”四大引擎合力驱动,一幅现代
柳湖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引导种植户科学、合理、适度种植优质、高效、适销的特色经济作物,因地制宜发展孜然套种玉米的种植模式,通过科学规划行距与密度,优化田间管理,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目前,全镇套种面积已达5000亩,每亩地收获玉米的同时,可增收约60公
在滇东北的群山中,寻甸县正以“牛劲十足”的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产业新篇。这个距离昆明约90公里的高原农业大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政策优势,将肉牛产业打造成年产值18亿元的支柱产业,绘就了一幅从饲草种植到精深加工和多业态发展的完整产业链图景。
五月塞上,牧草飘香。5月19日,吴忠市利通区金银滩镇金川办冬牧草种植基地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连片的冬牧草小黑麦茎秆挺拔,大型农机正在田间有序作业,收割、摊晒、打捆等工序衔接紧密。刚收割的饲草经过48小时自然晾晒后,将作为优质饲料直供周边牧场。
玉米在乳熟期至蜡熟初期,植株的营养状态达到最佳平衡。此时进行收割青贮,不仅能够完整保留 60%-70% 的适宜含水量,更能留存充足的糖分、维生素及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经科学青贮发酵后,秸秆纤维软化,消化率显著提高,能够有效满足家畜生长与生产需求。数据显示,使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