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齐芳华连续5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 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齐芳华副主任医师连续5年入选中西医结合学科榜单,为该年度
3月25日,爱思唯尔(Elsevier) 正式发布2024“中国高被引学者” (Highly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榜单,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齐芳华副主任医师连续5年入选中西医结合学科榜单,为该年度
一项研究分析了约45500名研究员的职业生涯[1],发现超过40%的博士后研究员离开了学术界。那些留下来并获得令人艳羡的教职的人,更有可能发表过一篇高被引论文,在读博和博士后之间改变过研究课题,或是在取得博士学位后移居海外。
剑桥大学研究显示,92%的科研新手存在"无效文献阅读症",平均浪费137小时/月。本文破解5大认知误区,揭晓高效阅读的底层逻辑。
3月12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第15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国内地高校有1230个学科排位上榜,位列世界第三。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各有两个学科跻身世界前三。
近日,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了第15版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首先,让我说一说在选择导师的时候绝对不应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要选择一个和你的具体研究方向完全一致的导师(这个方向大多来自于你本科时期的兴趣和工作)。
图片来源:Getty“早熟”科学家指的是那些在职业生涯早期就发表高被引论文的作者。研究发现,许多“早熟”作者发表了数量很“极端”的论文——平均每周发表一篇以上。分析还表明,这些作者经常以远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引用自己的论文。某种程度的自我引用在科学论文中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