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藏身饮料零食电子烟,隐蔽性强滥用群体低龄化,不断更新迭代的新精活物质该怎么管?
“上头电子烟”,外观与普通电子烟完全一致,实际却添加了依托咪酯,吸食后严重的将导致呼吸暂停;“潮饮”,混入γ-羟基丁酸(GHB),无色无味,一杯下肚就可能昏迷失忆;“奶茶”,冲泡后会散发出淡淡的奶茶香,实际上主要成分是氯胺酮,与K粉、冰毒等毒品的作用相似,能导
“上头电子烟”,外观与普通电子烟完全一致,实际却添加了依托咪酯,吸食后严重的将导致呼吸暂停;“潮饮”,混入γ-羟基丁酸(GHB),无色无味,一杯下肚就可能昏迷失忆;“奶茶”,冲泡后会散发出淡淡的奶茶香,实际上主要成分是氯胺酮,与K粉、冰毒等毒品的作用相似,能导
打开手机,满屏都是打着奶嗝的"成年婴儿"。她们穿着童装尺码的裤子,用宝宝碗吃饭,刻意模仿幼儿的发音方式。这不是幼儿园的监控画面,而是当下最火的社交内容。某平台数据显示,#幼态审美#话题播放量已突破120亿次,比去年增长300%。
案件数量近700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310万元,平均标的额8万余元,这是北京互联网法院(以下简称“北互”)近三年来审结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的情况。
5月29日,在“2025数智赋能 科创未来”第四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主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重磅发布了《2024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调研报告》。报告全面呈现了当前我国青少年群体在互联网使用方面的行为画像、风险特征与发展趋势,旨在为
5月29日,在“2025数智赋能 科创未来”第四届青少年互联网大会主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发布了《2024中国青少年网络使用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青少年网民规模约为1.85亿,未成年人用网呈现低龄化
2025年寒冬深夜,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童精神科外,裹着羽绒服的家长们蜷缩在走廊长椅上。凌晨两点,电子叫号屏仍显示“当前排队人数:47人”。一位来自河北的母亲攥着病历本喃喃自语:“孩子说活着没意思,班主任建议休学……”这一幕,已成为全国各地儿童精神科诊室的常态。
河南郑州一名13岁青少年近期因确诊高血压引发社会关注。据河南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大参考》报道,该未成年患者身高1.63米但体重已达187斤,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在140-160mmHg及80-100mmHg区间波动。调查发现,该少年长期存在不健康饮食习惯:日常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