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鱼蹭流量反被烤!董宇辉直播抓鱼爆火,网友:不作不死!
直播镜头前,董宇辉在哈尼梯田抓鱼,动作利落,观众看得过瘾。原本只是寻常的互动环节,却因为一条主动“蹭流量”的鱼,让整件事变得戏剧化。
直播镜头前,董宇辉在哈尼梯田抓鱼,动作利落,观众看得过瘾。原本只是寻常的互动环节,却因为一条主动“蹭流量”的鱼,让整件事变得戏剧化。
直播第一站走进了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阿者科村。阿者科村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拥有160余年历史,居住着60多户哈尼人家,是保留较完整的哈尼族传统村落之一。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和悠久的哈尼传统文化底蕴。在阿者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昨天宇辉的直播过程中体现地淋漓尽致,沿途都是可以食用的植物,有的可以做香料,有的可以当下饭菜(比如折耳根),有的药材可增加当地村民收入,还捡了许多鸭蛋,梯田里好物多多,应有尽有。
直播第一站走进了世界最佳旅游乡村——阿者科村。阿者科村坐落于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核心区,拥有160余年历史,居住着60多户哈尼人家,是保留较完整的哈尼族传统村落之一。这里有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和悠久的哈尼传统文化底蕴。在阿者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璀璨的农耕文明,保护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加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作为乡村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供给、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就业增收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
2024年以来,我和团队创编的《非遗也“潮”》《云南舞蹈地图》《乐作乐》等融合了非遗民族歌舞与现代舞蹈的作品,密集亮相国内、国际舞台,受到观众喜爱。这些非遗年轻化表达的探索和创新,让我明白——非遗歌舞,的确可以“潮起来”。
杨钰尼,一名95后哈尼族姑娘,作为乐作舞的传承人,她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对哈尼梯田文化的深情,矢志不渝地将这份文化精髓带出大山,传播至更广阔的舞台。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0名全国政协委员现场回答记者提问。其中,全国政协委员、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创始人杨钰尼讲述了青年与非遗“双向奔赴”的故事。
“非遗保护是持续创新的青春事业。先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古老的歌谣,更是突破创新的精神。”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来自云南的“95后”哈尼族姑娘,全国政协委员、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创始人杨钰尼讲述了她与非遗传承之间的故事
“我们5:50就已经来到这里,等待元阳梯田的日出。我们是慕名而来,感觉用这样的方式去观看日出,迎接新年的第一缕阳光,很有仪式感。”贵阳游客赵祖绘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