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

邓晓芒:鲁迅精神与新批判主义

谈人文精神和价值重建,绕不开一个“五四”,一个鲁迅。当前许多人对“五四”很反感,说鲁迅太偏激,以为可以用两三句话就把这段历史打发掉,回到传统去吃那些发霉的“资粮”,这未免太天真,也是中国文化人“没出息”的表现。不过,对五四和鲁迅也确实应该重新作一番考察,尤其在

鲁迅 邓晓芒 阿q 文化保守主义 批判主义 2025-04-08 15:34  1

经典重读

为什么突然会引这样的话题?原由是近期重读了鲁迅的文章--《狂人日记》,里面收录的有《药》、《阿Q正传》、《故乡》、《孔乙己》、《示众》等等大家熟悉的文章。

狂人日记 鲁迅 白话文 阿q 刍议 2025-03-21 00:49  1

忆旧|在电大辅导课上 听南大南师院名师讲阿Q讲伏脱冷讲洪秀全

1982 年,南京市一轻系统电大文科班新学期开学,教室里洋溢着兴奋与期待的气氛。同学们相互交谈,满怀憧憬:“听说这次授课老师都是知名学者,何永康老师讲《阿Q正传》,肯定能把阿Q刻画得入木三分!”“没错,还有陆协新老师的外国文学,吴锦老师的古代文学,崔之清老师的

南大 电大 阿q 洪秀全 伏脱冷 2025-04-03 06:00  2

对一些人和事“看不惯”的时候,该怎么办?

现实生活中,由于三观不同,或者认知的差异,经常会对一些人和事“看不惯”。因为看不惯,就容易说一些得罪人的话,甚至做出出格的事儿。这样的后果,是产生人际摩擦,往轻里说,影响家庭氛围;往中里说,恶化与同事的正常关系;往大里说,得罪主管领导,失去晋升的机会,甚至丢掉

转基因 素食主义者 丁克族 精神胜利法 阿q 2025-04-02 07:32  2

当别人轻视你时,牢记“海格力斯效应”:不纠缠的人生有多爽?

你是否曾被同事暗中贬低、被亲戚冷嘲热讽、被陌生人莫名刁难?明明自己占理,却因一时愤怒反被拖入泥潭?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膨胀的袋子”,早已揭示了人性最深的智慧——越纠缠,越痛苦;越无视,越自由。今天,我们将揭开这个被心理学界奉为圭臬的“海格力斯效应”,教你用四两

人生 杏仁核 阿q 海格力斯 海格力斯效应 2025-03-31 20:26  4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就是突然读懂了鲁迅

年少时厌恶鲁迅晦涩的文字,中年后却在字缝里窥见自己的影子。“老爷”一声划开生死之交的鸿沟,铁屋中惊醒者用呐喊撕开吃人社会的裂痕。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与闰土的钝刀、阿Q的辫子、祥林嫂的门槛搏斗——读懂鲁迅那刻,方知自己早已活成他笔下的标本。

成年人 鲁迅 阿q 闰土 钱玄同 2025-03-27 19:14  3

【笔试专练】公共科目-言语理解丨2026军队文职笔试天天练-4

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城市文化地标 ,成为一个城市的精神和文化象征,与人们产生紧密的情感连接、文化认同。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

天天 文职 国有企业 阿q 拓荒牛 2025-03-24 17:27  4

自组织与文化共同体的理论碰撞:文化识别的中国特征

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广袤的土地上,文化的脉络如同蜿蜒的河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探讨中国文化是倾向于自组织还是文化共同体,不仅是对东西方社会学理论的一次深刻对话,更是对中国历史、社会变迁、个人改造乃至全球视野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反思。这一议题,如同一面多棱

共同体 中国文化 狂人日记 鲁迅 阿q 2025-03-24 04:24  3

叶小纲:让年轻一代“听见”鲁迅

中国著名作曲家叶小纲《第五交响曲“鲁迅”》黑胶唱片于近日正式推出,对于自己的这一重要作品,叶小纲在3月15日的作品分享会上表示:“我希望通过音乐,让更多人感受到他(鲁迅)文字中那份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人性光明的永恒追寻——这才是鲁迅本该拥有的当代回响。

年轻 鲁迅 阿q 两地书 叶小纲 2025-03-17 02:3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