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普法进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总则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2025年6月14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章丘区博物馆精心策划的两大活动会场同步绽放,为市民献上了一场融汇古今、动静结合的文化盛宴。此刻,博物馆内外,乃至野生动物世界深处,都涌动着探索与传承的浓厚热情。
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下简称《文物保护法》)正式施行,该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领域第1部法律,自1982年11月颁布实施以来,历经1次修订和5次修正,此次再次进行修订,标志着我国文物保护进入依法治理的新阶段。
2025年6月14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公安机关持续加大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力度,警方紧盯着那些活动频繁的盗掘文物的嫌疑人。
5月24日-5月25日,首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办。中国政法大学获得团体一等奖,华东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分获团体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朱美婷获最佳辩手奖。
为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宣传部 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文物局 司法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全国普法办公室关于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通知》,切实做好2025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进一步提升公众对文物保护的认知,推
在模拟法庭思辨交锋,法槌清脆落下,气氛陡然凝结……这不是华政校园内一场普普通通的“唇枪舌剑”,而是全国八所高校的学子们以青春之力点亮文物保护法治新图景的火热实践。
5月24-25日,由国家文物局发起并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上海市文物局、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在上海举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孙德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上海市文物局局长钟晓敏、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及各主
5月24日-25日,首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举行,作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后的首次全国性普法实践活动,本届模拟法庭被称为“填补国内高校文物保护法实践教学空白”的破冰赛事。
5月24日至25日,首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举办。活动中,中国政法大学获团体一等奖,华东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团体二等奖。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上海市文物局、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
5月24日至25日,由国家文物局发起并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上海市文物局、华东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正式拉开帷幕。这场“法治+文物”的青春赛事是高校学子走进文物和文物保护法的生动课堂。活动上还宣布
5月24-25日,首届全国大学生文物保护法模拟法庭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收官。中国政法大学获团体一等奖,华东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获团体二等奖,中国政法大学朱美婷获最佳辩手奖。
5月23日,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联盟理事会暨《文物保护法》学习贯彻宣传会,在贵阳博央艺术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领域专家学者及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代表齐聚贵阳,共同见证国际文物交流平台与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联盟秘书处在博央艺术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揭
5月23日,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联盟理事会暨《文物保护法》学习贯彻宣传会,在贵阳博央艺术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领域专家学者及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代表齐聚贵阳,共同见证国际文物交流平台与全国文物流通经营机构联盟秘书处在博央艺术国际交流中心挂牌揭
5月21日,吉木萨尔县举办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解读专题讲座,潘素华等县四套班子在家领导、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聆听讲座。
我国文化遗产类型丰富、规模庞大、分布广泛,具有管理主体多元、管理内容复杂、保护需求紧迫等特点。现行的分散式立法保护模式难以有效满足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实际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吸收分散式与统一式两种立法模式优势的基础上,推动中国文化遗产法律保护模式的立法转型。
为庆祝第49个“5·18国际博物馆日”,深化文化传播与交流,榆中县博物馆联合张一悟纪念馆、兴隆山管理局,精心策划并举办“榆中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和兴隆山旅游文化图片展”及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宣传活动,为公众带来一场沉浸式文化盛宴。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怒江州文物局、泸水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在六库街道中央大街开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升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深度与参与热情,弘扬中华优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