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出人头地购买北京四合院,为何不接济穷困潦倒的儿时伙伴闰土
如果提到“闰土”这个名字,或许00后的同学们印象不深,但很多70后和80后的同学们一定记忆深刻。作为鲁迅在《故乡》中刻画的人物,他陪伴我们走过了很长的岁月,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按部就班的中年,从《少年闰土》到《再见闰土》,原来只隔了四个字:“再见,少年”!
如果提到“闰土”这个名字,或许00后的同学们印象不深,但很多70后和80后的同学们一定记忆深刻。作为鲁迅在《故乡》中刻画的人物,他陪伴我们走过了很长的岁月,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按部就班的中年,从《少年闰土》到《再见闰土》,原来只隔了四个字:“再见,少年”!
在满清末年的时候,国家腐败民不聊生,许多有想法有抱负的人纷纷走上了唤醒民智的道路。
1925年,鲁迅在应《阿Q正传》俄译者王希礼之请所写的《著者自叙传略》中说:“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这一场“很大的变故”
都说打断骨头连着筋,血浓于水。可这血缘关系,在现代社会,有时淡薄得像白开水,甚至还不如一杯奶茶来得浓稠。鲁迅和周作人兄弟阋墙的故事早已是文学史上的经典案例,但你听说过他们的后代,即使同在一个城市,却比陌生人还陌生,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从中牵线搭桥才能知道彼此的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