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指尖到市场 云南西盟佤族织锦焕发新生机
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翁嘎科镇英腊村莫美上组,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时,年过六旬的佤族村民娜汉已坐在织机前,双手熟练地穿梭于丝线之间,每个动作都流畅自然。
在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翁嘎科镇英腊村莫美上组,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时,年过六旬的佤族村民娜汉已坐在织机前,双手熟练地穿梭于丝线之间,每个动作都流畅自然。
“今年已收购鲜果360余吨,加工成品70多吨。”天源咖啡厂负责人张四妹穿梭在咖啡园里,查看花势。作为西盟最大咖啡种植乡,力所乡依托独特气候条件,创新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产业模式,在全县咖啡产业中占据近80%种植面积。
为进一步提高旱地优质稻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稳定稻谷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近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在云南农业大学旱地优质稻技术团队指导下,开展旱地优质稻种植技术培训。
军队凡是条件比较好的农场,都建设得比较好。第一,对农场都下了大功夫搞农田基本建设。土地平整,道路和收割场地等都配套齐全,基本上实现了田园化。第二,水利灌溉条件比较好。第三,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这种农场,一年只有播种(插秧)、除草、收割三个季节需要比较多的劳动力
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的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大地,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耕备耕景象。田间地头里,农民们正忙碌地翻耕土地、播种施肥,勾勒出一幅充满希望的田园画卷。60年来,西盟县在农业领域不断探索前行,成功实现了从“粮田”到“良田”的华丽转身,为乡村振兴奠定
3月24日,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江三木洛广场春夜生辉。在悠扬的《踏歌彩云》乐舞中,云南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大舞台系列活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走进“国门”惠民演出拉开帷幕。省文旅志愿者们以舞台为媒,通过精彩纷呈的节目,架起连接各民族
当下,西盟县正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备耕工作。西盟县供销社和各农资店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农资供应。他们提前谋划、精心组织,从农资的储备、调运到销售,每一个环节都做了细致的安排,为农民的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2024年秋季学期,基于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投入使用,并逐步铺开,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新一代教材。为了让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今年10月,西盟县通过中国旅游集团“希望之星好老师”助学行动,邀请教育专家到西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