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血脉今何在?DNA检测颠覆千年融合传说
2006年,蒙古国诺彦乌拉6号墓出土的鎏金神兽纹冠饰,在X光扫描下显露出惊天内幕:冠饰夹层中暗藏的三缕人发,经DNA检测竟包含Q1a3a、N1a2b、R1a1三种截然不同的父系基因。这个发现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揭开了匈奴帝国"百族熔炉"的真相——连单于王冠都凝
2006年,蒙古国诺彦乌拉6号墓出土的鎏金神兽纹冠饰,在X光扫描下显露出惊天内幕:冠饰夹层中暗藏的三缕人发,经DNA检测竟包含Q1a3a、N1a2b、R1a1三种截然不同的父系基因。这个发现如同打开潘多拉魔盒,揭开了匈奴帝国"百族熔炉"的真相——连单于王冠都凝
CCR5Δ32缺失与 HIV-1 抗性等多种状况相关,其演化历史备受争议。研究人员通过分析 934 个古代和 2504 个现代基因组开展研究。结果发现该缺失至少起源于 6700 年前的西欧亚草原,曾受正选择。这为理解其在医学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趋化因子受体5(CCR5)是白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也称为CCR5蛋白),也是艾滋病病毒(HIV)识别并入侵人体白细胞的重要帮手。但是,如果编码CCR5蛋白的基因(CCR5基因)发生突变,就不能编码这种蛋白,HIV也不能识别CCR5,无法入侵人体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