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师范大学将“德育自觉”转化为可观测、可评价的素养指标 教育硕士“下水”养师德
“这门课让我明白,教育者的温度藏在细节里。比如,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批评错误的同时,要守护他们的尊严。”最近,浙江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郑慧娴在“师德养成”线上课程的话题讨论区写下感悟。
“这门课让我明白,教育者的温度藏在细节里。比如,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冲突、批评错误的同时,要守护他们的尊严。”最近,浙江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郑慧娴在“师德养成”线上课程的话题讨论区写下感悟。
杨先生介绍,今年5月2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中给他发来私信,称在浙江师范大学毕业展中看到有人抄袭了他的作品,还拿到了优秀毕业设计。“我看到对方的作品后,发现无论是画面形式还是内容,和我去年毕业时的作品《第571只鸟》都高度雷同,我能确定对方就是抄袭了我的作品。
较为相似的两部美术作品,当创作者之间出现纠纷时,如何界定是“抄袭”还是“借鉴”?近日,杨先生无意间发现,浙江一高校毕业生的一部毕业设计竟和自己曾经创作的作品高度相似,他怀疑,自己的作品遭到抄袭。
从尼日尔河畔到婺江之滨,从孔子学院学生到比较教育学博士,来自尼日利亚的国际学生王倩(Ugochinyere Ibeakamma),已在浙江师范大学度过了9年时光。
2025年5月30日,中非媒体对话会暨中非媒体研究与传播中心成立仪式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和非洲的媒体代表、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参会,共同见证中心成立,并围绕中非传播协作展开深入交流,探讨媒体合作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数字技术正在深刻重塑我们的社会和时代,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引发诸多挑战,儿童福祉领域尤为如此。5月15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发布《数字时代儿童的生活如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通过大量跨国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分析提炼
浙江师范大学童培峻在第37次CSP认证考试中获得470分,第38次CSP认证考试将于6月8日举办,报名正在进行中。每年CSP高分考生(200分及以上)均可报名参加CCSP竞赛,CCF不定期邀请CSP高分和CCSP获奖选手分享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取得更大的进
5月20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杭州市上城区科协和区教育局、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上城分局在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丁蕙实验小学共同主办“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活动,为迎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添上一项科普活动。
2025年5月17日,以“区域国别学:实践创新、理论建构与体系完善”为主题的高校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工作大会在浙江师范大学隆重召开。大会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区域国别学学科评议组与浙江师范大学共同主办,旨在进一步凝聚学科共识、优化培养体系、交流建设经验,推动区域国别
11月18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浙江省教育厅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承办,浙江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堪萨斯大学联合教育学院、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物理教育与普及专委会共同协办的“院士进师训——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