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电厂转型:生物质颗粒如何撬动千亿碳市场?
2024 年《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划出:全国现役煤电机组须在 2027 年前实现 10%-15% 生物质掺烧。这意味着,一场涉及 3.2 万亿千瓦时发电量、12.5 亿吨农林废弃物的能源革命正式启幕。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山东、河
2024 年《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划出:全国现役煤电机组须在 2027 年前实现 10%-15% 生物质掺烧。这意味着,一场涉及 3.2 万亿千瓦时发电量、12.5 亿吨农林废弃物的能源革命正式启幕。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山东、河
3月22日是2025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每年,它都以简单而有力的方式提醒着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行动。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年度气象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较1850-1900年的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5℃ [1]。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削减
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电磁传感的燃煤电厂运行效能优化管理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 119623751 A,申请日期为2024年12月。
美国新任能源部部长克里斯·赖特(Chris Wright)3月10日在剑桥全球能源周(CERAWeek by S&P Global)开幕式上宣称,可再生能源难以替代天然气,气候变化是“建设现代世界的副作用”。
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于2012年修订发布、2016年全面实施。这些年,空气质量显著改善。与2015年相比,2024年全国GDP上升63%,汽车保有量增长111%,PM2.5浓度却下降了36%。2024年,中国近3/4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到35 微克/立
(1. 国家环境保护大气物理模拟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31; 2. 浙江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7; 3. 国电环境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31)
在能源转型与环保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燃煤耦合掺烧固废替代燃料技术正逐步崭露头角,然而,成本增加问题却如影随形,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大瓶颈。近日,业内专家与企业纷纷聚焦,共寻破解之道。
燃煤电厂作为中国电力产业的支柱,是大气环境中磁铁矿纳米颗粒(MNPs)主要人为来源之一,MNPs的毒性与其粒径大小和化学组成密切相关,而煤燃烧生成的MNPs往往具有更为复杂的元素组成和粒径分布,对其单颗粒的元素组成进行全谱元素表征以识别其关键致毒组分,对于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