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肥,女子催吐误吞15厘米牙刷?中国科学家立功,找到躺瘦密码
近日,观察者网社区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新闻。近日,杭州某知名吃播在直播时吞下8斤小龙虾后用牙刷催吐引发了悲剧——15厘米长的牙刷突然滑入胃里。胃镜画面曝光:刷毛沾满胃酸,胃黏膜被戳出血洞。
近日,观察者网社区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新闻。近日,杭州某知名吃播在直播时吞下8斤小龙虾后用牙刷催吐引发了悲剧——15厘米长的牙刷突然滑入胃里。胃镜画面曝光:刷毛沾满胃酸,胃黏膜被戳出血洞。
闺蜜小美上周气鼓鼓地戳着手机相册:“你看这些网红博主,都说喝AKK菌酸奶能喝出易瘦体质,我跟着喝了三个月,体重秤反而‘蹦迪’了!”看着她收藏夹里堆成小山的“肠道减脂攻略”,我突然想起去年社区健康讲座上的冷门知识——原来这瓶号称“肠道救星”的益生菌,藏着连营养师
当下,各类减重方法五花八门,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挖掘益生菌在肥胖管理中的潜在效能,正逐渐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点。其中,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简称AKK菌)因其显著的代谢调节潜力备受瞩目。
日前,世卫组织在“世界肥胖日”发文指出,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超50%,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到2030年肥胖率将达到70.5%。随后国家重要会议期间,相关部门领导表示:“体重管理”3年行动还要持续推进!
宿主免疫和共生菌协同维持肠道内的稳态,介导对病原体的定植抗性。然而,其分子和细胞机制尚不清楚。近日,江北新区南京生物医药谷园区企业集萃药康携手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郭晓欢课题组在《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题为“ILC3s
大量的基础研究发现,Akk菌有非常多的潜能。例如,我们就报道过燃脂、改善代谢、改善认知、调节免疫、提升抗肿瘤免疫,甚至还能转化血型、改善高度近视和增强后代神经发生。
近年来,肠道菌群研究如火如荼,其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Akk菌)更是凭借其在肥胖领域中的突出表现,成为微生物组研究中的“明星菌”。
原创 生物世界 生物世界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也就是著名的肠道益生菌 AKK 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kk 菌在管理肥胖和 2 型糖尿病(T2D)方面很有前景,但人体研究有限。20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 ,也就是著名的肠道益生菌AKK 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kk 菌在管理肥胖和2 型糖尿病(T2D)方面很有前景,但人体研究有限。
肝细胞癌(HCC) 是肝癌的重要类型,也是世界上第六大常见癌症,主要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高流行率,以及最近越来越多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的出现。
某红书上,减重复胖相关笔记高达20000+篇。有研究表明,80%-95%的减肥者在1-5年内会遭遇体重反弹,有的人甚至会比之前还重。事实上,不是复胖逃不掉,而是没有找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专家指出,要想维持减重成果,长久养成“易瘦体质”很关键。
某红书上,减重复胖相关笔记高达20000+篇。有研究表明,80%-95%的减肥者在1-5年内会遭遇体重反弹,有的人甚至会比之前还重。事实上,不是复胖逃不掉,而是没有找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指出,要想维持减重成果,长久养成“易瘦体质”很关键。
号称“瘦子多、命还长”的日本人曾做过一项研究:24613名大阪大学的学生(男生17573人、女生8860人),在3年内“不吃/少吃三餐”与“每天正常饮食”相比,前者的体重增加风险平均升高56%,超重/肥胖风险更夸张,平均升高了71%。
更揪心的是,中科院最新研究发现,这种状况很可能属于神经发育障碍(NDDs),跟母亲怀孕时期的肠道生态有很大关系。从实验结果来看,严重的孩子很可能持续到成年,影响学习、社交等。
Akk是疣微菌门第一个种,目前阿克曼氏菌属也仅有3个种,分别是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A. muciniphila、嗜聚糖阿克曼氏菌A. glycaniphila、琵琶湖阿克曼氏菌A. biwaensis。
大量的基础研究发现,Akk菌有非常多的潜能。例如,我们就报道过燃脂、改善代谢、改善认知、调节免疫、提升抗肿瘤免疫,甚至还能转化血型和改善高度近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