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潭州 | 文脉长沙
唐朝大历四年(769年),老弱贫病的杜甫入湘欲投靠好友、衡州(衡阳)刺史韦之晋,过长沙,在江边滞留多日。小船犁开黛色的江水,站立船头的诗人捋着胡须,吟了一首《发潭州(长沙)》:“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贾谊、褚遂良等那些有卓越声望的“
唐朝大历四年(769年),老弱贫病的杜甫入湘欲投靠好友、衡州(衡阳)刺史韦之晋,过长沙,在江边滞留多日。小船犁开黛色的江水,站立船头的诗人捋着胡须,吟了一首《发潭州(长沙)》:“贾傅才未有,褚公书绝伦。名高前后事,回首一伤神。”贾谊、褚遂良等那些有卓越声望的“
历史背景《雁塔圣教序》全称《慈恩寺圣教序》,刻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由褚遂良58岁时书写,现存于西安大雁塔。碑文分为两部分:上碑为唐太宗李世民撰写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下碑为唐高宗李治撰写的《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共1463字,内容记述玄奘法师西行取
公元649年,一代雄主唐太宗李世民过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少年从景阳骑兵,领兵破长安,平定了许多割据势力,在中国历史上声名极为显赫,纵然如此,也终将化为了尘土。
高垲,浙江仁和人,字子才、号爽泉,清代著名书法家,活跃于清代乾隆、道光、嘉庆时期,虽然高垲一生布衣,从未入朝为官,但仍然以书法闻名于当世,是少数平民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