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史与文史 | 从“带状疱疹”病名说起
症状轻重不一的带状疱疹,是古已有之的疾病,其体征主要是成簇的皮疹、小水疱沿着人体腰肋部、腿部或颜面等处发生,呈带状分布,症状主要是患部疼痛。中国古人根据此病特征,给它定的病名有数种,多有“带状”和“缠绕”的含意。例如,中医最早病源证候专书《诸病源候论》记载:“
症状轻重不一的带状疱疹,是古已有之的疾病,其体征主要是成簇的皮疹、小水疱沿着人体腰肋部、腿部或颜面等处发生,呈带状分布,症状主要是患部疼痛。中国古人根据此病特征,给它定的病名有数种,多有“带状”和“缠绕”的含意。例如,中医最早病源证候专书《诸病源候论》记载:“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据文献研究估计我国仅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50万。我国民间对带状疱疹有多种俗称,如“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或“蜘蛛疮”等。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据文献研究估计我国仅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50万。我国民间对带状疱疹有多种俗称,如“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串疮”或“蜘蛛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