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予明教授团队:从血管预警到卒中防控,来自中国队列的成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新证据 | ISC 2025中国之声
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在中国则高居首位,是导致我国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卒中重要的病理基础亟待深入探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予明教授团队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以河南省3.6万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现状,更发现值得警惕的性
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在中国则高居首位,是导致我国疾病负担的重要因素。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卒中重要的病理基础亟待深入探究。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予明教授团队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以河南省3.6万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现状,更发现值得警惕的性
对于小动脉闭塞型(SAO)缺血性卒中患者,与早期抗血小板治疗相比,静脉溶栓(IVT)对功能结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其是否能减少急性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发生,仍然存在争议。2月5日至7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上,
不知道大家平日里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的大脑健康,就比如近期的记忆力怎么样,有没有经常出现忽然间忘记某些东西?又或者语言上经常出现一些问题,就比如说话总是口误、变得更加唠叨等。
我们很容易从外表上看出,同样年龄的人,衰老程度不一定相同。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一个人真正的生物学年龄,近年来研究者开发了衡量和评估衰老的新方法,利用多种分析手段鉴定出一系列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明显变化的指标,作为衰老生物标志物。
衰老与大脑的稳态(homeostasis)和韧性(resilience)下降相关,从而导致功能退化和结构异常。衰老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密切相关、高度重叠;随着年龄的增长,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患病率显著增加。 然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