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中的财富密码:端午非遗的商业新图景
犹记儿时,奶奶精心包制的碱水粽,那是记忆中端午的独特味道。而如今的年轻人,追求远不止于此。他们热衷于亲手以古法蒸制糯米,跟随抖音直播学习编织五彩绳,甚至不惜花费398元去体验一场“屈原剧本杀”。数据表明,今年端午期间,非遗体验的搜索量陡然飙升了50%。在苏州平
犹记儿时,奶奶精心包制的碱水粽,那是记忆中端午的独特味道。而如今的年轻人,追求远不止于此。他们热衷于亲手以古法蒸制糯米,跟随抖音直播学习编织五彩绳,甚至不惜花费398元去体验一场“屈原剧本杀”。数据表明,今年端午期间,非遗体验的搜索量陡然飙升了50%。在苏州平
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作为我区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的主会场——西藏博物馆内人潮涌动,市民游客穿梭于展览、沙龙、市集、讲座之间,感受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一场场文化盛宴。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长河中,流淌着的不仅是精湛技艺的代代相传,更是匠人们倾注其中的深厚人文情怀与匠心独运。四月末,高原春意正浓,一场聚焦古钟表修复的国家级非遗展示活动,在西藏博物馆开展,引得众多文博领域的从业者与爱好者纷至沓来,共赴这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