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白华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
中国历史上,不但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有美学思想,而且在历代的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华部分。这样,学习中国美学史,材料就特别丰富,牵涉的方面也特别多
中国历史上,不但在哲学家的著作中有美学思想,而且在历代的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音乐理论、书法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华部分。这样,学习中国美学史,材料就特别丰富,牵涉的方面也特别多
我们怎样使生活丰富呢?我们要想使生活丰富,也就是在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增加我们对外经验的能力,使我们的观察研究的对象增加,一方面扩充我们在内经验的质量,使我们思想情绪的范围丰富。请听我详细说来。
考察当代世界的异文化互通意识,中国现代美学家的相关论述是合适的案例。王国维开创性地引进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等西方美学思想,并且仿佛不证自明、自信地用其分析《红楼梦》等中国文艺作品,这是基于心中有关中西文明可以异文化互通的“世界学术”信念。蔡元培同样相信中西文化可
宗白华(1897年—1986年12月20日),中国哲学家、美学大师、诗人,南大哲学系代表人物。本名之櫆,字白华、伯华,籍贯为江苏常熟虞山镇。1897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小南门,毕业于同济大学,1986年12月20日逝世。本文选自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
曾经,呼和浩特的东护城河北街只是一条普通小巷,斑驳的墙面、匆匆的车流人流,鲜有人驻足留意街边建筑。然而,近日艺术家的妙笔改造,让这里摇身变为色彩斑斓的“露天美术馆”:粉色鲜花装点成少女发冠,浪漫俏皮;墙体以明媚黄搭配黑色走心文字,传递温暖力量。漫步其中,仿佛穿
宗白华的歌德研究反映了德国哲学从实证主义向文化哲学的转向。他将歌德研究的重点放在“情景关系”中,其理论从静态的“情景论”发展为动态的“情景论”,从“无对待的情景关系”转变为“理念性的情景关系”,这是他面对德国不同学者的理论成果不断选择的结果。比学斯基、宫多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