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数字科技绘就绿水青山新画卷
二十年前,一颗绿色的种子在浙江湖州安吉余村悄然播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未来。曾经的余村,靠山吃山,粗放发展;如今的余村,竹海翻翠,茶香四溢,数字化的浪潮更让这方山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二十年前,一颗绿色的种子在浙江湖州安吉余村悄然播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未来。曾经的余村,靠山吃山,粗放发展;如今的余村,竹海翻翠,茶香四溢,数字化的浪潮更让这方山水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二十年前,一颗绿色的种子在浙江安吉余村悄然播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同一束光,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未来。曾经的余村,靠山吃山,粗放发展;如今的余村,竹海翻翠,茶香四溢,数字化的浪潮更让这里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
在金永润食品厂的生产车间里,连城县隔川镇的党员干部们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记录污水处理设施升级的技术需求;在实力建材厂区内,干部们正实地勘察刚投产生产线的设备情况,确保设备安装与投产进度零延误;在和兴塑料包装厂的仓库间,干部们对照企业改造升级需求清单,鼓
安吉县天荒坪小学少先队大队位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余村,依托这一优势,学校打造了“‘两山’红领巾小导游”品牌,20年来,一批批红领巾小导游活跃在校园和余村景区,讲述余村蝶变故事,成为传播绿色发展理念的“小小代言人”。
5月24日,由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洪宇、赵瑜,社会思想所副所长章宏,教学科专员滕如萍组成的调研组,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五十余名师生及助教,赴湖州市开展以“新时代国际传播路径探索”为主题的调研活动。
时值五月,沿滩区田间地头已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积极开镰收割,确保颗粒归仓,期待丰收来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全区小春粮食总产量超1万吨,同比增长超5.87%,算上其他作物,总量将近3.5万吨。
初夏清晨,浙江安吉余村的村头广场上,村民们敲响大鼓,跳起鼓舞,迎接远道而来的游客。一队非洲媒体代表停下脚步,踩着鼓点起舞,在绿水青山间共同奏响一段欢快的乐章。
最近刷短视频,总能刷到带着老乡直播带货的“网红书记”、拍乡村生活火出圈的基层干部。有人说这是乡村振兴的新思路,也有人吐槽这是不务正业“作秀”。今天咱就唠唠,乡村振兴到底需不需要“网红书记”?靠流量红起来后,又该咋把热度变成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2005 年,浙江安吉余村的一声 “封山禁采”,拉开了中国生态革命的序幕。20 年后的今天,当年卖石头的小山村已变成年收入超 5 亿元的 4A 级景区,村民人均收入突破 6 万元。这背后,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的生动实践。站在 20 周年的节点上,
2022年6月,刘双燕来到熊家河村。她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作为源源不竭的奋进动力,牵头组建“红色宣讲团”,和乡亲们一起依托大别山区的自然风光和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底蕴,推动建设红色旅游景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研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