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香河疾控中心】4月健康提示

4月气温逐渐回升,雨水增多,昼夜温差较大,春耕农忙及踏青郊游等聚集性活动增加,将逐渐进入传染病高发期,需重点防范呼吸道、肠道传染病以及媒介传染病,包括但不限于流感、诺如病毒感染、手足口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以及登革热、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此外,野外野生蘑菇

诺如病毒 疾控 香河 香河疾控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5-03-31 16:46  1

扬州疾控提醒:春季预防蜱虫叮咬不可小觑

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大家换上了清凉装。每年的4~6月是蜱虫活动的高峰期,人们在户外游玩、劳作时被蜱虫叮咬的机会显著增加,蜱传疾病也随之进入高发期,特别是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在茶园或田间从事野外劳动的采茶人员和农民,以及赴该类地区户外活动的旅游者感染风险较高。

疾控 扬州 蜱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叮咬 2025-03-19 17:06  3

望城社区: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健康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居民老人对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俗称“蜱虫病”)的认识和预防能力,3月18日下午,巢湖市民政局“两项服务”、阳光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天河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在望城社区开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虫病)健康讲座。

讲座 望城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病 巢湖市民政局 2025-03-19 01:11  3

开展蜱虫监测 加强“发热伴”防控

经调查研究,人被蜱虫叮咬可以传播新型布尼亚病毒,导致感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简称发热伴)的出现。每年的3月至10月是蜱虫活跃期,也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高发期。为有效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保障公众健康,南漳县疾控中心自3月以来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了蜱虫

监测 蜱虫 家养动物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监测 2025-03-18 23:08  3

合肥疾控:警惕蜱虫叮咬危害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大别班达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带毒的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体温多在38℃以上,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

疾控 蜱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蜱虫叮咬 警惕蜱虫 2025-03-11 00:08  4

天气渐暖,这种急性传染病“卷土重来”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大别班达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带毒的蜱虫叮咬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或患者的血液、血性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等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体温多在38℃以上,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天气 传染病 马冰 蜱虫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2025-03-10 17:16  3